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(記者羅沙、國擬齊琪)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27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,修改草案將通過構建公正、民事高效、訴訟商事訴訟便捷的法健涉外民商事訴訟制度,進一步增強我國在全球爭議解決領域的全涉吸引力。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作關于草案的外民說明時介紹,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是制度1991年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,先后經歷了2007年、國擬2012年、修改2017年、民事2021年四次修正,訴訟商事訴訟民事訴訟規則不斷優化完善,法健在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利,全涉保障人民法院公正、外民高效審理民事案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 據悉,草案注重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,將國際規則有機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訴訟制度。其中進一步完善我國對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轄規則,合理增加管轄涉外案件的類型,適度擴大相關管轄依據,完善涉外協議管轄規則,增加涉外專屬管轄的情形。 在涉外消費糾紛、涉外網絡侵權糾紛的管轄規則方面,草案順應跨國電商平臺消費快速增長的趨勢,對于因涉外消費引起的糾紛,加大消費者訴權保護力度。破解涉外信息網絡侵權情形下確定地域管轄的困境,將司法解釋中的合理規則上升為法律,明確涉外信息網絡侵權的管轄依據,筑牢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法治基石。 同時,草案妥善協調國際民商事訴訟管轄權沖突,提升解決國際民商事爭議的效率。豐富涉外送達手段,切實解決制約涉外審判效率的瓶頸問題。增設域外調查取證條款,保障人民法院準確查明案件事實。完善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制度規則,促進穩定國際民商事法律秩序。